收藏【零一小说wWw.db229.Com】,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
    这几天还是每天一更,等到这周三申请上架,估计可能要周五上架,在上架之后会尽量保证每天2更,同时,期待已久的九月九日即将到来,华山论剑即将展开,敬请期待。

    四字同音,却不同意。

    诸葛亮问,“可知何为静心?”

    张如尘当然知道,修道修得就是一个心静,所以他的回答是:“心静。”

    如果非要通俗的解释,可以用心静自然凉来形容。

    诸葛亮既没有认可,也没有否认,他继续问道:“可知何为竟心?”

    张如尘便按照自己所想,答道:“有志者事竟成。”

    即,上进心,活一日,便上进一天。

    诸葛亮轻摇羽扇,怡然自得,继续问道:“可知何为敬心?”

    张如尘点头,答道:“对人、对事、对天、对地、对万灵,尊敬、爱戴、礼貌。”

    简单来说就是对于其他事物存有敬畏之心。

    最后,诸葛亮又问:“可知何为净心?”

    张如尘微微思索,同样答道:“无杂念、无妄念、无情欲、无贪欲、赤子之心。”

    诸葛亮大笑,“孺子还可教也。”

    张如尘心知自己所答有误,于是正襟危坐,恭敬道:“请先生指点迷津。”

    接下来,诸葛亮便为张如尘详细讲解,他眼中的静、竟、敬、净。

    静心,即不追求名利、不为名利而困惑,明白自我之志,方能平稳心态,不生杂念,静思反省,可以总结为: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

    意为: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

    这一点,张如尘的意思是对的,心无杂念,安然处之。

    竟心,简单说来就是清理进取,这看似与老子思想‘无为’存在矛盾,但其实不然,诸葛亮所说的‘竟心’是指胸有大志,虚心学习,天天向上。

    意为:学须井也,才须学也,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

    这一点,张如尘只说对了一半,光有志向而无心则无用。

    敬心,和字面意思一样,恭敬之心、敬畏之心,对万灵的恭敬,对天地的敬畏,缺一不可。其中分为两者,一者自我修养,一者社会道德。

    意为:大道无形,大巧若拙。

    这一点,张如尘只明白自我修养,而漏了社会道德。

    最后的是净心,很容易理解,干净的心,赤子之心。

    其实,最后的净心,囊括了前三者。静心的淡泊名利,竟心的清理进取,敬心的恭敬敬畏,总结为:大道无形,大巧若拙,应,心无杂念,安然处之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,且,胸有大志,虚心学习,德才兼备,赤子之心。

    最后,诸葛孔明问道:“可懂?”

    张如尘如同醍醐灌顶,收获巨大,起身行大礼,感谢道:“多谢先生传道,他日晚辈定谨记静、竟、敬、净四心。”

    诸葛亮摇头,微笑道:“其实你自己都知道,只是未想明白,需要一个人来点破罢了。”

    张如尘惭愧,修道二十载,结果一直都是被自己绊着,不曾懂得真正的大道理,今日听得孔明先生讲道,如梦初醒,终有所悟。

    范蠡教了他大道万千,万法皆通,鬼谷子教了他大道倏同,三道同修,诸葛亮教了他静竟敬净,赤子之心。

    这一刻,他的眼睛前所未有的明亮,他的心,前所未有的通透。

    既然已有所悟,那就代表着缘分已尽,诸葛孔明大袖一挥,送客!

    张如尘再次行礼,衷心感谢。

    在他走出这座道观时,道观里响起诸葛孔明的声音:“谨记初心,勿忘初衷。”

    张如尘受教,行走间,周身乾坤清气愈加浓烈,整个人越发的不凡。

    他毫不犹豫的进入下一座道观,道观门口上的匾额上写着四个大字:入木三分。

    道观内,一个身穿道袍的白发老者正拿着毛笔写字,其笔力浑厚,令人叹为观止。

    张如尘走上前一观,字字如龙,活灵活现。

    “来,让我看看你的字。”老道邀请,张如尘却之不恭,自当从命,拿起毛笔,奋笔疾书,一气呵成。

    结果,老道呵呵笑道:“年轻人,不行啊。”

    张如尘惭愧,他虽从小练习书法,精通各种字体,但在眼前的这位“天下第一行书”面前,实在是‘狼狈不堪’。

    张如尘自我介绍,“小道武当山张如尘,见过王先生。”

    老道摆手,嫌弃道:“这么文绉绉干嘛,一看就是平日里写的不够多,来来来,跟着我王羲之好好练练字。”

    此人便是“天下第一行书”王羲之,以字入道。

    ??????

    一间寺庙内,破戒正在听一位大和尚讲道,频频点头。

    这位大和尚的身份很特殊,他名道生,是一名异类。

    为什么这么说,那就要说到曾经了。

    义熙十四年,法显与佛陀跋陀罗译出《大般涅盘经》初分,经中说除一阐提外,皆有佛性。而道生则认为:既然一切众生悉有佛性,一阐提既是有情,自然也可成佛,于是他踏出“一阐提人皆可成佛”,此创见在当时可谓是闻所未闻,所以,当此言一出,群情大哗,守旧之徒便说他邪说惑众,逐出健康。

    到了这里,故事才刚开始。

    道生坚信自己所说没错,他相信自己顿悟便是真理,于是他便到了苏州,在苏州虎丘上竖立石头作为听众,向石讲道。

    当时,所有人都说他是傻子,石头是死的,怎么可能听得到、听得懂你在说什么,你这行为无异于对牛弹琴,一窍不通。

    而他之所以要对着这些石头讲道,就是因为他想证明,时间一切皆有佛性,即便是石头,也会有灵。

    于是乎,他每年都对着这些石头讲道。

    终有一天,他真的做到了。

    当他讲到“阐提也有佛性”时,他问众石说:“我说的是否契合佛心?”

    结果奇迹出现,众石皆点头说肯,表示同意。

    由此,“生公说法,顽石点头”的故事就这么流传开来了。

    而到了后来,《涅盘经》传到南方,其中果然称“阐提悉为佛性”,众僧这才佩服道生的卓越见识。

    所以,这位大和尚是个异类,却也是一个高僧,因为他通过他的大毅力,证明了他的佛法是对的。

    所以,他交给破戒的很简单,就是一句话:只要心中有佛,众生可渡,只要心中生佛,众生成佛。

章节目录

免费都市小说推荐: 修真万年归来 重生香江1972我只想赚快钱 乡村药农 我的神女姐姐很靠谱,要啥给啥 另一版的猫命长生 村村村村村村医 我是传奇之勇者无敌 我的系统带我穿越诸天万界 姐姐太撩,傻子医仙不装了 都市修真:神祝事务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