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【零一小说wWw.db229.Com】,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
    负了重伤的史保国是被一个女子救走,女子背负着他一路拚杀,颇有点当年长坂坡赵子龙的壮举。最后,女子杀进了八公山。

    八公山是一个历史积淀太多的地方。

    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,八公山扮演了十分醒目的角色,留下了鲜明的历史刻痕。

    早在新石器时代,八公山下便有人类生息、繁衍,留下了最早的人类社会遗迹。

    舜帝南巡,在此教人稼穑;大禹治水,在此鞭劈硖石,三过家门而不入。

    夏商之际,淮夷人在此崛起,与夏商王朝所代表的中原文明经历了长达千余年的对话,并在对话中融合。

    春秋战国时期,州来子国、下蔡侯国以及楚国先后在此设都,八公山成为天然屏障。

    汉王朝一统天下之后,建淮南国。淮南王刘安礼贤下士,江淮间名士纷纷来到淮南王麾下。

    他们谈古论今,畅叙汉初由乱而治的文治武功,总结了汉初治国理念,编纂而成千古奇书《淮南子》。

    刘安与门客经常在八公山上吟诗赋对,创作了许多不朽名篇。

    刘安好道而钟情于黄白之术①,与苏非、李尚、田由、毛被、晋昌、雷被、伍被、左吴等“八公”在山上制卤炼丹,于炼制丹药的过程中偶成豆腐,遂创制了千古美食。

    而八公山的成名与这个刘安有很大的关系。

    虽然,西汉初年,两代淮南王刘长与刘安最终均因“谋反”而遭厄运,但是,刘安的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的历史故事却传唱千古,八公山因此而名扬四海,淮南注定要在汉初的历史天空辉煌一时。

    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豪杰并起。袁术据寿春而称帝,曹操兴兵讨伐,袁术与董卓旧将吕布合纵联横,然终究难逃覆亡的命运。

    八公山又一次见证了历史的血雨腥风。

    东晋时期,天下纷争,北方少数民族起兵南侵,北人南迁,江淮间侨置大量郡县。

    东晋太元八年(公元383年),前秦苻坚兴兵南下,纠集八十万之众,号称百万,进逼寿阳。

    谢玄、谢石率领东晋八万精兵驻守八公山,与前秦对峙。

    这便是着名的淝水之战。

    经过淝水之战,东晋以少胜多,前秦兵溃将逃,苻坚身中流矢而病亡,前秦因此国灭。

    而这一以少胜多的着名战例名垂青史。

    “风声鹤唳,草木皆兵”的成语故事,将八公山之名历代传唱,经久不衰。

    接下来是盛唐的大一统,八公山一派承平气象。……

    随着盛唐的没落,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,干戈再起,纷争不息。北方的后周与南方的南唐,围绕寿州城的争夺,又一次在八公山下展开较量。

    后周显德二年十二月,世宗柴荣兵伐南唐。次年正月,乘胜围困南唐重镇寿州。

    南唐刘仁赡坚守州城,后周久困寿州。周世宗两度亲征,在八公山下扎营。

    南唐援兵于八公山修筑连珠寨为阵地,与后周对峙。

    显德四年,周世宗派遣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进攻连珠寨,大破南唐,寿州城终因久困而告破。

    南宋时期,淮河流域成为宋、金对峙的前沿,宋、金围绕寿州的争夺从未停息。八公山下战火熊熊。

    宋高宗绍兴元年至三十二年,以及宁宗、理宗、度宗、恭宗时期,宋与金、元的战争多次在八公山下展开。

    此均皆因八公山扼控寿、颍二州以及淮、淝二水,为淮河流域一处重要屏障。北伐者得之,开封、洛阳扬鞭可及;南征者得之,则饮马可至长江。

    元代定都于大都(BJ),为畅通天下漕运,修复京杭大运河。寿州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日渐式微,八公山麓的战火硝烟才趋于平息。

    朱明王朝定都南京后,建中都城,凤阳设府,沿淮尽皆朱明皇帝的故土,为南直隶所辖。

    朱明一代,沿淮相对承平,八公山下,兵革不兴,生产力水平得到恢复和发展。寿州城一时百业俱兴,八公山草木为之繁盛。

    辛亥革命武昌首义,淮上革命军一举光复寿州。它拉开了近代八公山战事的序幕。淮上革命军分兵三路抗击清军。

    民国二年,倪嗣冲奉袁世凯所命率部由颍州进攻寿州,淮上革命军在八公山与倪嗣冲激战十余日,终因寡不敌众而败退合肥。

    淮上军浴血奋战,八公山初次见证了近代战争的惨烈。

    而此次日寇入侵寿县城,中国军队拼死抵抗。中国军人为了保家卫国,经历了两天一夜的尘战。

    尽管在此过程中,由于一些特殊原因,留有遗憾,但仍给敌以重创,显示出中华儿女英勇不屈之本色。

    话说当时赵启刚并不知道女子救起的那个人就是史保国,他若知道了肯定不会再去寿县城了。

    赵启刚阻住了在后追击的鬼子兵,眼看到女子已脱离险境,遂罢了手。

    趁着鬼子兵往回缩的时候,赵启刚巧妙地通过了鬼子的封锁线。

    他一路急跑,到了寿县城。

    此时日军正在城中疯狂,城墙上一片沉寂。赵启刚登上城墙一看,战后的城墙上一片狼藉,哪里还有史团长的影子?城墙上横七竖八倒卧着阵亡将士的尸体,有自己部下的尸体,也有日本鬼子的尸体。

    可以想见,当时的战斗是何等激烈而残酷。

    团长史保国哪去了?莫不是刚才女子背负的就是团长史保国?

    赵启刚心里一阵激动。

    是有这种可能!你看哈,城墙上没有发现史保国,也没有发现余小乐。这说明团长他们最终是突围了。

    赵启刚为什么会有此种联想?还因为在城北,与日军搏杀的只有他们团,而突围后留下来的也只有团长他们。

    他循着自己曾经率部突围的路线向八公山转回。他发现一路上都有余小乐警卫排战死的士兵。

    而在八公山前,在距离鬼子封锁线很近的地方,他发现了余小乐的尸体。余小乐是头部中弹牺牲。

    赵启刚更加坚信,那个女子背上背着的就是他们的团长史保国。

    可是那位女子怎么解释?她是谁呢?

    若果真是那女子救了团长,那真是他们的大恩人啦!于是,他急切地需要返回八公山去。他不仅要找到团长史保国,他还要找到那位传奇女子。

    于是他瞅准一个机会,偷偷地潜过了日军的封锁线。

    他先回到自己的部队,问宋保中:有一个年轻女子背着团长来了么?

    然而宋保中却回答:“没有。我们在等你的消息呢?”

    赵启刚抓了抓头皮,一副怅然若失的模样。他将自己进寿县城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宋保中。

    宋保中听后也同意赵启刚的分析,认为那女子背着的可能就是史保国。

    “老赵,难道余小乐警卫排全部阵亡了。”宋保中问。

    宋保中是想,如果团长负了重伤,余小乐他们准知道。

    可是赵启刚却难过地说:“警卫排是全部阵亡了。除了在城墙上战死的,从城北到八公山的一路上都有警卫排弟兄战斗过的痕迹,他们的死显然是为掩护团长。余小乐是到了八公山前才牺牲的。他的死不就是告诉了我们,团长是奔八公山来的吗?!”

    团长史保国在八公山是确凿无疑的了,可到底在什么地方呢?他十有八九负伤了,而且伤得不轻。可现在又怎么样了呢?

    俩人达成共识:一定要尽快找到那位年轻女子。通过找到那位女子,再找到他们的团长。

    赵启刚和宋保中决定先去保一团看一看。

    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

    注①即金丹术、炼丹术。

章节目录

免费军事小说推荐: 梦回大宋 四合院:天坑局,带妹过上好日子 黑土龙魂 双穿民国,开局零元购去抗日 宝可梦:我是侦探,不是老六啊喂 艾尔登法环:法神的诞生 楚汉群英传 曹操的痞军师 诸天带着随身空间到了四合院世界 四合院:谭家菜何大清,灭易中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