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【零一小说wWw.db229.Com】,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
    所以这个时候,中郎将的职权发生了变化,他们已经不是监军,成为了亲自统兵作战的将领。

    但中郎将终究是朝廷的直属官员,他们没有地方上的官职,作战完毕后,终究是要回到中央去的。

    这时候,三将已经名震天下,董卓、袁绍、曹操这些人还排不上号,他们就是手握军权的真正的大佬。

    这时皇甫嵩的威信达到顶峰,汉阳人阎忠甚至劝他把握机会,自立称帝。

    皇甫嵩当然不会考虑,他和朱儁二话没说,交出了军权回到京城,继续当他们的京官。

    这时候,董卓在哪里呢?

    董卓刚被赦免。

    因为攻打下曲阳不利,董卓也步卢植后尘被罢免,押送回京师受审,判的罪名是“减死罪一等”,也就是个被流放的命。

    恰好,皇甫嵩在前线大获全胜,皇帝一高兴大赦天下,董卓这才被赦免。

    显然,这时候皇甫嵩和董卓的地位是一个天一个地,董卓一口吃不成以后的大胖子,他还得继续发育。

    一年后,中平二年(185年),凉州又发生叛乱,朝廷又派已被拜为左车骑将军的皇甫嵩领军出征,董卓拜为中郎将当他的副手。

    在这一年的战斗力,皇甫嵩有点背,作战不利被罢免,董卓却出了点风头,六路人马里只有他一路全军班师没遭到什么损失,从而被封为斄乡侯。

    中平五年(188年),凉州再次告急,朝廷还是启用皇甫嵩、董卓为正副手。

    这次作战,皇甫嵩指挥有方,大胜叛军,董卓对皇甫嵩又忌妒又恨。

    扑灭黄巾后,皇甫嵩以名将之威望,仍然是朝廷出兵平叛的第一选择,董卓这时虽偶有表现,还远远够不上对皇甫嵩形成威胁。

    ?

    错失良机

    第二年,汉灵帝病重,下诏拜董卓为并州牧,同时命令董卓把兵权转交给皇甫嵩。董卓暗藏野心,不肯交出军队,上书狡辩。

    这时皇甫嵩的从子皇甫郦看出董卓暗藏祸心,于是劝说父亲趁机除掉董卓,皇甫嵩认为,董卓虽然有罪,自己没有旨意诛杀他恐怕也要负责。所以他还是上奏朝廷,朝廷只是责备了董卓,却没有采取其他措施。

    这是皇甫嵩第一次错过灭掉董卓的机会。

    就在同一年,保留有兵力的董卓本来该到并州去上任,他走到河东郡就不动弹了,因为他想留在这里观望局势,看看是否有机可乘。

    机会果然来了,带着兵的董卓离洛阳较近,被大将军何进看中,私自招董卓带兵入京。

    随后发生的事就比较着名了,何进被十常侍杀死,董卓趁乱进京,立下救驾之功,吞并了何进、何苗、丁原等人的军队,一家独大,掌控了朝政。

    即使这样,皇甫嵩也还有机会对付董卓,他当时并不在京城,而是统兵三万驻扎在扶风郡。皇甫嵩名震天下,对董卓是个巨大的威胁,如果他能果断决策,振臂一呼,局势未稳的董卓未必能吃得消,因为在外有袁绍等反对势力,即使在他控制的京城,也存在着王允等坚决反对董卓的力量,而皇甫嵩在各地诸侯间也有很大威信。

    ?

    但是,皇甫嵩又服软了,他听从了董卓的征召,给他的官职是城门校尉,不知皇甫嵩是怎么想的,城门校尉虽然也是京城有实权的军职,又怎么比得上现在的手握重兵,身处董卓控制之外来得有用。

    皇甫嵩的手下长史梁衍看出不妙,劝说皇甫嵩与袁绍呼应,起兵讨伐董卓,但皇甫嵩不听,执意赴任。

    会卓亦微嵩为城门校尉,嵩长史梁衍说嵩曰:“董卓寇掠京邑,废立从意,今征将军,大则危祸,小则困辱。今及卓在雒阳,天子来西,以将军之众迎接至尊,奉令讨逆,征兵群帅,袁氏逼其东,将军迫其西,此成禽也!”嵩不从,遂就征。

    结果明摆着,皇甫嵩一到京师就被逮捕,经过审判要判死罪,幸亏皇甫嵩儿子皇甫坚寿跟董卓有交情,和众人一起力劝后董卓才赦免皇甫嵩死罪,任命他为议郎,后又升任御史中丞。

    虽然还是个京官,皇甫嵩从手握兵权的将领变成了个文职官员,连说好的城门校尉董卓也不可能给他。从此皇甫嵩说话再也没了分量,沦为了摆设,再无亮眼表现,五年后病逝。

    ?

    皇甫嵩之悲哀

    要说汉末谁有能力把董卓之乱在早期扑灭甚至是扼杀于无形,我想没人比皇甫嵩更有机会。

    在董卓进军京城之前,皇甫嵩拥有诛杀他的能力,董卓进京之后,皇甫嵩也拥有起兵讨伐他的能力。在汉末,汉室天下缺少的就是这样一个登高一呼,从者百应的领袖,而且最关键的一点,要真正想的是匡扶汉室,不管从哪方面看,皇甫嵩都符合要求。

    同列汉末三杰里的朱儁,论能力比不上皇甫嵩,威信也没有他高,行动力却要强不少。朱俊在讨平黄巾后,也交出了兵权回到京城,董卓入京后朱俊手里没兵,起不了多大作用。

    到了董卓迁都后,朱儁脱离了董卓控制,逃到荆州,起兵进军洛阳,赶跑了董卓任命的河南尹杨懿,并传檄天下,号召各地派军队讨伐董卓。但是朱儁的威望终究不够,只有陶谦派来了三千人,还有一些州郡派来零零星星的兵马,被董卓派李傕郭汜击败,这个时间是初平二年(191年)。

    相比之下,如果皇甫嵩能挺身而出,他自己长期统兵手里又有兵,指挥能力也高于朱儁,曹操、孙坚都曾在他麾下作战,又和袁绍的叔叔袁隗、司徒王允等长期同朝为臣,可以说内外都有人,威望足够且有军事能力。

    那么,汉末的局势如何,还存在着变数。

    ?

    此后的袁绍曾经在表面上被奉为盟主,实际上他的威信不够,私心又太重,讨伐董卓的联军都离心离德。讨董失败后,再也无人能主持大局。

    皇甫嵩无疑是汉室忠臣,这点也被无数后人称道。唐朝和宋朝,他都位列武庙,这是后人对他功绩的褒奖。

    但同时,皇甫嵩在乱世里又表现得比较愚忠,一切要听奉皇帝的旨意行事,哪怕皇帝已明明被权臣控制。皇甫嵩听从董卓召唤就职,明眼人都能看出几乎是死路一条,他却义不容辞走上不归路,最后没有被董卓所杀,已经是撞了大运。

    皇甫嵩的行动忠则忠矣,却于事无补,反而浪费了自己的有用之身。一再错失有可能扭转局势,让朝廷转危为安的机会,这又非常可惜。用现在眼光来看,是不可取的,既自取其祸,又不能为国家出力。

    所以,对皇甫嵩的评价,肯定之中也不乏批判:“卓奸专诛,是权伎俩。嵩忠不听,大祸果酿。”

    最后,我并不是要夸大皇甫嵩的力量,一个皇甫嵩再强,在天下大势面前也微不足道,但至少,在董卓这件事上,他原本是可以做得更好的。虽说不是每一只亚马逊雨林中的蝴蝶拍动翅膀,都能引起德克萨斯的一场风暴,但如果亚马逊根本就没有蝴蝶,那德克萨斯的那场风暴,又从何而来呢?

章节目录

免费军事小说推荐: 权倾天下,皇帝也怕我三分 当世界正年轻,群星闪耀之时 大唐:别闹我只想发财 这是波导弹,我读书少别骗我 从三国开始修仙 红楼鼎革 鹰视狼顾 一人之下: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穿成美男子 从靖康之变开始,缔造最强大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