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【零一小说wWw.db229.Com】,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
    闻言,朝堂众大臣纷纷松了一口气,看来这位年轻的皇帝还是需要在他们的帮助下,来治理天下的。

    首辅周延儒首先抬头说道:“陛下,登州叛乱,登莱巡抚孙元化当首责,必须严惩!”

    次辅温体仁也附和道:“必须严惩,一方父母官做不到维护一方治安,说明其能力不够,必须拿下问罪。”

    “必须问罪!”

    “必须下狱,还有山东巡抚朱大典一样有责任......”

    一时间朝堂之上,问罪孙元化的声音响成一片。

    历史上,在登州叛乱之后,孙元化被下狱问罪,次辅温体仁借此搬掉了周延儒的首辅之职。

    因为当时孙元化的登莱巡抚是周延儒推荐的。

    而此时温体仁显然没了这样的借口,反而一块同周延儒攻击起了孙元化。

    其实他们也想攻击孙元化的推荐人袁崇焕,可是对方现在只剩了一个国公爵位,没有任何实职,拿来攻击又有何用。

    毕竟国公爵位不是说撤掉就撤掉的,如果到时候弄不成,反而会惹一身骚,不如问罪孙元化来的实在。

    孙元化没有任何后台,就连他的老师在朝堂上,也只是一个只懂奇技淫巧的异类,不懂任何政治。

    看着台下中大臣一片问责之声,崇祯帝眼中怒火旺盛,冷眼看着台下这帮大臣的表演,心中一片冰寒。

    这些人只知道问罪别人,推卸自己身上的责任,讨论了半天,连一个平叛的策略都没有拿出来。

    他现在非常想念老师孙承宗在身边的时刻,无论什么事,自己这位老师都会拿出解决方案。

    而他的老师孙承宗此时正在锦州城,面临后金军的围困,无法返回宁远,返回关内。

    崇祯帝心中焦急如火,不再与朝堂大臣纠缠,直接下令今天必须拿出平叛方案,否则不下朝。

    面对皇帝的怒气,大臣们不敢再敷衍,开始商议起平叛方案来。

    又经过长达半天的讨论,才拿出了最终的平叛方案。

    方案就是朝堂派出监军太监前去问责山东巡抚,然后再监督其进行平叛。

    由于登莱巡抚只是一个武官职务,而登莱地区的民政管理还是归属山东巡抚管辖。

    现在登莱地区出现叛乱,山东巡抚是有一定责任的。

    说实话这个平叛方案在现代人看来有些儿戏,但这是崇祯帝不得不面对的现实,朝堂之上没有懂兵之人。

    此时的他更加想念孙承宗了,想必如果老师在,必定不会如此做出如此草率的方案。

    山东巡抚衙门内,朱大典匍匐在地,不敢抬头面对眼前这位京城来的监军太监高起潜,瑟瑟发抖,他知道自己的下场就在对方一言之中。

    高起潜看着下面瑟瑟发抖的山东巡抚,心中满是鄙夷,不就是一些贱民嘛,这都管理不好,害得咱家不得不出门跑一趟。

    “朱巡抚,皇上的意思你可清楚了?”

    高起潜收起已经读完的圣旨,把其交到朱大典的手上。

    “微臣明白,多谢皇上宽恕之恩!微臣一定戴罪立功,竭尽全力剿灭叛乱,不辜负皇上和朝堂众大臣的期望。”

    朱大典颤抖接过圣旨,磕头拜谢皇恩。

    “嗯?”高起潜脸色有些不悦。

    “哦!多谢公公,多谢公公在朝堂上替在下美言!”朱大典赶紧拜谢高起潜,心中却无比鄙夷。

    这个死太监,自己本就跟他不熟,想必在朝堂上对方不会给自己说好话,现在却要自己感谢他,着实有些不要脸。

    “嗯~,咱家先回去了,朱巡抚还是抓紧时间调集军队,早些剿灭完叛匪,咱家也好回宫交代。”

    说完,高起潜迈步向门外走去,离开了巡抚衙门。

    见对方走出了门,朱大典拂去额头上的冷汗,赶紧起身前去催促调兵之事。

    于此同时,登莱地区委员会正在忙着进行土地改革。

    说实话对于要不要土地改革,委员会内部也出现过巨大争议。

    有人认为土地改革势在必行,由于管辖范围扩大,登莱地区不但要面临几座港口的建设,辖区内主要干道也需要修筑。

    基本上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材料要从现代运送过来。

    所以委员会此时面对的后勤压力非常大,在粮食方面要尽量完成自给。

    不过还有人认为,现在土地改革进行起来会比较仓促,尽量再往后推两年再说。

    一方面是由于土改必定触及士绅阶层的利益,其反弹必定不小,到时间会消耗委员会的精力用于平叛,有点得不偿失。

    另一方面是,前期委员会会在登莱地区进行大规模基建工作,会招募大规模人员进行工作,届时种地的人会大规模减少。

    根据有关资料记载,现在登莱地区的人数很少,大约五十万左右,还没有现代一座县城的人数多。

    除去老弱病残,真正能用来基建的人很少。

    如此大的地盘,如此少的百姓,面对如此大的基建规模,一旦这些人被招募来进行基建工作,以委员会提供的高工资福利,想必那些士绅阶层田地不会再有人来种植。

    只需撑过两三年,到时间再以极小的代价收回那些土地,遇到的反弹想必少上许多。

    这样委员会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来面对其他问题。

    不过委员会最终采纳了立即进行土改的意见,原因有以下几点,

    一、现在后勤压力确实很大,粮食自足计划必须提前进行安排,再加上这个时期特殊的气候,粮食生产必须提前做出部署。

    二、有关士绅阶层的抵抗,委员会认为这些反抗太过弱小,不可能会影响到大盘计划,随手的事。

    如果真的有大规模抵抗的话,吕宋那边的占领计划马上就开始了,正好缺乏人手。

    三、委员会准备把登莱地区作为大明北方往外输出百姓的一个支点,以后北方往海外输出的百姓基本都会通过登莱地区。

    所以这个地区实行的政策必须让前来的百姓看得见摸得着,这样他们才会安心。

    而土改这项政策则是最好的选择。

    综合以上几点,委员会决定进行土改。

    虽然前期会麻烦一点,但是对于以后大计划的执行有百利而无一害。

章节目录

免费军事小说推荐: 这是波导弹,我读书少别骗我 带着老婆回五代 洛丹伦王子勇闯艾泽拉斯 穿到汉末紧抱刘备大腿 被赶出家门后,我考上了文武状元 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 神奇宝贝:系统乱入 四合院:人狠话不多,坚决不妥协 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 四合院:送傻柱进号子,易跪无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