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【零一小说wWw.db229.Com】,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
    从太和宫一路往南,出了正门,便往宣王府去了。

    这一段路,很长,青鸾双手交叠着,微微沁出细汗。

    耳畔边太后的话似乎犹在耳畔:“记住自己的身份,是宣王妃,而不仅仅是元秋的好姐妹。”

    她的意思,青鸾懂。

    到了宣王府,当喜娘掀开轿帘,周和宣的一双手伸过来。

    青鸾亦把自己的手递给她。

    两人一身触目惊心的红,在众人的窃窃私语以及欢声笑语中走入正堂。

    接下来事亢长的繁文缛节,再后来,青鸾便由宫人扶着进了婚房。

    婚房里很安静,青鸾也一直很安静地坐在床边,像每一个新婚的女子一样,等着丈夫来掀盖头完成合卺之礼。

    周和宣终是来了,用喜称挑起盖头,又与青鸾喝了交杯酒,接着宫人便伺候青鸾换上了红色镂空合欢衣。

    欢欢喜喜地请了礼:“奴婢们公主王妃和王妃百年好合,永结同心。”

    周和宣温润道:“下去领赏吧。”

    所有人都下去了。

    门也被关上了。

    气氛变得诡异并且尴尬。

    他刚想说话:“你……”看到青鸾那隐隐约约的身子又觉得不妥,便背过身去,“累了吧?”

    青鸾随手拿过换下的喜服披在身上,便伸手去碰周和宣的衣服。

    他忙用手按住了她的手:“不必。”

    两人的手交叠着,炽热,彷徨。

    青鸾抽出手,微微一笑:“王爷说不必,就不必。”

    周和宣觉得有点燥热,深吸了口气站起来:“你睡吧。”

    说完便走了。

    他将青鸾一个人丢在新房里,一夜未归。

    直到第二日,青鸾从睡梦中醒来,看到周和宣坐在床边,见她睁开眼看着自己,他温声一笑:“昨晚睡得好吗?”

    青鸾倒是很平静地半坐起来:“睡得很好,谢谢王爷关心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是夫妻,你不必对我这么客套。”周和宣看着青鸾,只觉得这个女子就像半开的荷花一样,清淡得令人不敢轻易触碰,“你要什么,我就给你什么。但是你要记住,我给不了你爱。”

    青鸾点点头:“我明白。”

    他有点犹疑地看着她,最终变得肯定:“你明白,就好。”

    两人都陷入了一阵沉默,随即目光纷纷落在在床铺中央的一片雪白。

    这时外面传来下人的叩门声:“王爷王妃该起身进宫觐见太后和君上了。”

    周和宣也不犹豫,拿过腰间的匕首早手指上划了长长的一刀,鲜血从他的手指冒出来滴落在那方帕子上。

    青鸾连忙找来纱布替他包扎好妥当,这才允许下人进来伺候梳洗。

    待下人们进来,为首的丫鬟看到那抹殷红,便喜滋滋地收起来

    两人对视一眼,一点都不紧张以及失措。

    甚至,周和宣还拿过簪子给青鸾簪在发髻上,对着镜子赞许道:“这珠钗很适合你。”

    青鸾亦配合着歪靠在她的肩膀上:“谢谢王爷。”

    见到两人如此柔情蜜意,下人们纷纷喜形于色。

    等到进宫于太和宫觐见之时,除了太后娘娘和君上,还有皇后娘娘,以及新晋封的元妃在场。

    看着宣王和青鸾双双相携行礼,周和熙先是笑了:“朕坐在这里看着你二人走进来,倒真是一对璧人。”

    皇后有一张圆圆的脸,显得分外的富态,这时候在边上说:“都是君上做的主,才促成了这一段锦绣良缘。”

    周和熙呵呵一笑。

    太后亦道:“既是如此,宣王和王妃还不赶快谢主隆恩?”

    周和宣和青鸾又跪下:“谢君上恩典。”

    “快起来吧。”周和熙顺带看了看边上的元秋,“宣王的这桩婚事也是阴差阳错,如今看来,倒是一件好事。”

    宣王府的掌事下人瑞娘端着一方帕子递给太后跟前的老嬷嬷,老嬷嬷再递给太后,只见太后舒展眉眼,满意地笑了笑。

    谁都知道,这是一块象征宣王和青鸾合卺之礼的帕子。

    太后点了点头,示意下人把帕子拿下去,转而问青鸾:“今天这么早就进宫觐见,也难为你了。”

    青鸾的脸立刻红透了:“奴婢不敢。”

    太后佯责:“唉……还自称奴婢呢?该自称儿臣才是。”

    皇后在身边也提醒说:“太后娘娘莫不是忘了,青鸾过去是侧妃,怎么能自称儿臣呢?”

    不待太后说话,周和熙先开口了:“规矩是人定的,母后觉得可行就是了。”又对青鸾说,“往后在太后跟前你自称儿臣便是。”

    听了周和熙这番话,太后笑了。

    皇后和元秋的脸色都有点异样

    与元秋的眼神碰撞之际,青鸾分明看到她眼中的痛苦与煎熬。

    心中一片凉意。

    只听太后对周和宣说道:“往后你可要好好对待青鸾,青鸾也要用心地侍奉王爷,知道吗?”

    他朝青鸾看了一眼,有疼爱,有怜惜,这在外人看来确是情意绵绵的一幕。

    唯独青鸾知道,这些都是他所谓的“好”。

    他给不了爱。

    几个人寒暄了几句,皇后便说身子不便要先行回丹凤宫。

    她已经怀有两个月的身孕,因此周和熙也格外在意,亲自陪着她离开了太和宫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除了周和宣和青鸾,就只有元秋在场了。

    太后一味地问青鸾在宣王府住得可否习惯,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开口,又将宣王的一些生活习性尽数地告诉青鸾。

    他越是这样说,青鸾和元秋就越是不安与尴尬。

    元秋终是忍不住了,趁着空挡起身欠了欠身:“太后娘娘,臣妾先行告退。”

    太后不甚在意:“元妃慢走。”

    元秋看了眼他们三个人,这时周和宣正好抬起头来,四目相对,五味陈杂。

    待元秋走出去后,他随即找了一个借口跟了出去。

    留下太后和青鸾两个人。

    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,太后问青鸾:“你明知道他出去是追那个女人,怎么不拦住他?”

    青鸾淡淡地说:“明知他非去不可,儿臣也拦不住。”

    太后轻哼一声,半晌方道:“哀家不知道是该说你过分聪明还是故作愚钝?”

    青鸾颔首:“儿臣一直愚钝,还请太后娘娘恕罪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的确愚钝。”太后的语气很是平静,“不然怎么才过一夜,和宣的手指就受伤了呢?”

    青鸾的心噗通噗通乱跳着,她甚至感觉得到脸色绯红:“那是昨晚……儿臣不小心摔倒了一只茶杯,王爷替儿臣去捡,割破了手。”

    太后轻轻一笑:“哀家又没问你原因,你这么着急解释原因做什么?”

    青鸾从太和宫走出来,仍没有看到周和宣的踪影。

    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先行回府还是留下来等他。

    在廊下站了一会,觉得不妥,便顺着路打算回去。

    太阳照在人身上,青鸾怕光,沿着太和宫墙垣的阴影而走。

    到了拐角处,听到了女子的隐隐啜泣声,以及男子的安慰声。

    她一下子伫立在原地。

    瑞娘见她停下来,刚想开口,听到说话声也知趣地不问了。

    是元秋的声音:“我负你,是逼不得已,可是你呢?你不也负了我吗?”

    “我明白你的处境,”周和宣温柔的声音在太阳当头下总带着一点朦胧的不真实,“我也没有负你。”

    元秋显然不信:“还想瞒我?那方帕子……”

    “是假的。”他一脸认真地看着她,“不过是为了应付过去罢了。”

    青鸾觉得身体很热,心很凉。

    当着几个下人的面,自己的丈夫对别的女人信誓旦旦说没有碰过自己。

    这当中除了屈辱,还有的,便是那般死灰一样的沉寂吧?

    元秋终是满意地靠在了宣王的怀里,破涕为笑:“我知道你心里是有我的,我要告诉你,我心里也是有你的。”

    透过墙垣,青鸾看到周和宣和元秋紧紧地抱在一起。

    她没有吱声,甚至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,而是转过身,带着几个王府的下人,悄无声息地改道离开了。

    等周和宣回到王府的时候,青鸾正在用午膳,见他回来,青鸾放下筷子问:“王爷饿了吧?先用膳?”

    他对她有一种隐隐的歉疚,坐下来,看了一桌的菜肴,问:“这里的饭菜合你心意吗?”

    青鸾微笑:“很好。”

    “刚才……”周和宣不知如何解释自己的贸然离开,等他回到太和宫的时候,宫人禀报说太后已经在小憩,青鸾也离开了。

    青鸾微微仰起头:“我见王爷一直没回来,猜想王爷一定是忙要紧的事去了,又怕打扰太后清净,就先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周和宣由衷地说:“你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,怪不得太后那么喜欢你。”

    青鸾给他舀了一碗汤:“王爷,先喝完汤。”

    他从她手中接过,忽然想起什么似的:“外臣朝贡了一些稀世珍宝,我见一些玉石很好,就拿回来给你。”说着他从袖间拿出一块血红的鸡血石,“这一块鸡血石,我一眼就觉得很好,单独先给你,可以做刻章。”

    青鸾拿过来一看,底下分明已经刻好了两个字:青鸾。

    他根本没有给她机会说个不字,就自作主张了。

    青鸾放在一边,浅笑:“谢谢王爷。”

    他这才觉得心里的愧疚少了许多,跟着笑了:“我说过,我会给你任何好东西。”

    果真,除了这一块特别的鸡血石,随后宫里就送来了几盒稀世玉石,还有一盒胭脂。

    这胭脂,据说只有两盒。

    因皇后有孕在身不太用脂粉,这两盒胭脂,一盒给了新晋封的元妃,另一盒则到了青鸾手中。

    一时之间,宣王府侧妃备受宣王善待及宠爱的传言传遍朝野。

    她像一个新宠,被周和宣捧在手里,爱不释手。

    青鸾很安稳地做着宣王妃,每半月入宫一次给太后问安。

    虽蒙受周和宣宠爱,却从不华丽显要,周围的皇亲国戚无不称赞她的所作所为。

    周和宣也意识她的温婉贤淑,对她更加好了。

    两人相敬如宾住在一个屋檐下,倒也相安无事。

    青鸾知道,周和宣时而秘密进宫单独见元秋。

    她认得元秋身上馥郁的香气,有时候他会带回王府,沁入她的鼻尖。

    只装作不知,充耳不闻。

    端午那日,王府和皇宫一样,悬菖蒲艾草榕枝,身佩香囊,以五彩丝系臂,所到之处,空气中俱是浓而不呛人的气息。

    一大早,瑞娘又让宣王和青鸾吃粽子,她说:“王妃应该知道太后娘娘最在意的就是端午节和仲秋节,但凡这两个节日总是在三分法礼数要周全的。这个粽子,还是太后娘娘一大早派人赏下来的,说要王爷和王妃都吃一点,再进宫去。”

    青鸾哂笑:“侍奉太后娘娘这么多年,我自然知道她老人家的这些规矩。只是我一吃粽子,脾胃就堵得慌。”

    周和宣夹了一筷放到青鸾的碗里:“太和宫里的粽子是整个宫里做得最好吃的,你吃一小块,也不枉费太后的一番心意。”

    青鸾也只退却不得,吃了三两块,便和他换了衣服进宫赴宴。

    这是第一次周和宣带她在人多的场合里露面,人人都知宣王府有了一个新宠的女人,虽是侧王妃,但是从太后及宣王的情况来看,倒比有些正妃还要好。

    宣王和她来得算是迟了,等内监一声一声通传声,未到丽花园,众人已经全部朝他们看来。

    青鸾身着粉色的对振式收腰罗裙,淡淡的茉莉开满双袖,墨黑的青丝挽成一个堕马髻,斜斜插着云鬓花颜金步摇,在清风中流苏前后摆动着。

    她本就长得纤瘦,走在宣王身边,更添了几分柔弱。

    看得人惊呆了。

    直到两人走至太后和周和熙面前,纷纷行礼,众人的目光又转移了过来。

    皇后坐在太后的下首笑呵呵地说:“本来倒是不觉得宣王妃有多美,现在才发觉可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美人胚子么?还是宣王府是块瑰宝之地,倒让她越来越有贵气了?”

    太后看着青鸾,温温道:“有福之人不落无福之地。哀家身边几个人,就数她最深得人心。貌好,人好,福气也必是少不得的。”

    她这话说得皇后下座的元秋脸色一阵炽热,亦有几个人遮扇低低而笑。

    “这不是摆明了说太后偏心宣王妃么?”

    元秋倏地抬头,看向对面的两个人。

    乃是徐婕妤和申美人二人的窃窃私语被她听到了,心中不由升起一股委屈与恼意。

    周和宣和青鸾落座,对面坐的正好是皇后和元秋,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。

    倒是周和宣像是没看见一样给她倒了一杯酒,轻轻道:“这是雄黄酒,喝了辟邪。”

    青鸾的脸涨红了:“王爷,我不胜酒力。”

    他倒是好脾性,哄着她似的:“就一口,醉了有我呢。”

    “哎呦,真是羡煞死人了。”边上的玉王妃掩嘴而笑,“人家说宣王宠爱王妃至极,一开始我还不信,说宣王那么一个内敛的人怎么会表露心迹,今日一看,果不其然。”

    被她这么一说,青鸾的脸更红了,挨得周和熙也更近了。

    他们要做的,是一对恩爱的夫妻。

    周和宣亦拥紧了她,对着玉王妃说道:“嫂嫂莫不是要趁着今天欺负青鸾?”

    玉王妃冲着太后嗔道:“太后娘娘您看看,儿臣都还没怎么样,他倒开始心急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这样的场景,叫对面的元秋看了,只得合着眼泪往肚子里吞。

    玉王妃看了看青鸾,又首含笑而问:“眼看宣王和王妃已经成婚一月有余了,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听闻喜讯,也让太后娘娘多一件乐事啊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,”太后果然眉开眼笑,“还是玉王妃这孩子懂得哀家的心思。如今皇后已经怀有三个多月的身孕,玉王妃也有了小世子,哀家最盼望的莫过于青鸾的肚子有动静了。”

    玉王妃不愧长得一张巧嘴,乐滋滋道:“看在太后这么迫切的份上,宣王和宣王妃也该加把劲才是。”

    隐晦的言辞令在场的人一阵哄笑。

    青鸾靠在宣王的怀里,羞涩道:“儿臣一定不辜负太后娘娘期许。”

    皇后抚着自己微微凸起的肚子,转而道:“臣妾觉得宣王妃身子过于单薄,是不是应该派御医给她调理调理身子?”

    太后点点头:“还是皇后想得周到,也是为了日后怀孕期间考虑,人总得珠圆玉润一些。”

    当下要着人前往太医院。

    “且慢,”周和熙一声叫住内监,先是看了看下首的元秋,继而对太后说,“朕觉得元妃也挺纤瘦的,也是时候给她补一补了。”

    言下之意再明了不过,他盼望元秋怀上龙种。

    上当众如此在意一个新晋封的妃子,受宠程度可见一斑。

    边上的皇后抬头看了看元秋,没有嫉妒与愤怒,却也没有笑。

    而是有点淡然地盯着她看了一眼。

    太后见周和熙这么说,也没说什么,吩咐内监:“让太医院的对元妃和宣王妃多上点心才是。”

    内监忙领命下去了。

    周和熙呵呵一笑,对周和宣说道:“朕记得晋封元妃和你娶宣王妃不过相差三两日。”

    周和宣颔了颔首:“是,君上。”

    周和熙眼神灼灼:“不知道下次有喜是否也这么巧呢?”

    周和宣的心一撞,其实他知道为什么君上一直跟自己对着干。

    只是以为两人之间的瓜葛而牵扯上元秋和青鸾,到底太伤人了。

    元秋却是再也呆不下去了,站起身推脱身子不便。

    周和熙显然很在意:“爱妃既然不舒服,朕送你回去。”

    元秋福了福身:“谢君上关心,臣妾尚能步行,君上理应陪伴太后娘娘享用端午筵席。臣妾先行回元凝宫。”

    见她这么说,周和熙冲太后一笑:“到底先前是太和宫的人,跟着母后的人总是特别地知书达礼,丝毫不逊于士大夫人家的女儿呢。”

    太后只是温和地看了周和熙一眼,并没有露笑。

    元秋离开后,气氛依旧热闹。

    青鸾暗付着心思,果然,一盏茶之后,周和宣在她耳边说:“我们先走吧。”

    她知道,他是按耐不住,想要去看元秋了。

    也不假思索,便扶着他起身,半是歉疚地说:“太后恕罪,今儿个王爷贪嘴多喝了几杯,儿臣想送他回府歇着,先告退了。”

    太后连忙关怀地说:“那快回去吧。”

    两人从丽花园退出来,直到没有人看见,周和宣才松开青鸾的身子,回府一如既往的冷静:“谢谢你。”

    “王爷不必这么客气。”

    他送她至宫门马车处:“你先回去,我还有事。“

    青鸾没问什么,点点头坐上了马车。

    一个人坐在车里,很是宽敞,她掀开车帘看到周和宣渐渐离远的身影,像是一团云,哪怕唾手可得,但其实相距甚远。

    有些东西明明是属于自己的,却因为阴差阳错让一个毫不相干的人得去了。

    这是命,还是运气?

    元秋不知,周和宣不知,青鸾亦不知。

    周和宣和青鸾离席后不久,便有内监悄然行至周和熙身边附耳说了一些什么。

    周和熙淡淡地“嗯”了一声,便拂手:“退下。”

    他又饮了几杯酒,便起身要走。

    皇后见状,问道:“君上这么快要走了?”

    周和熙用手扶了扶额头:“今年的雄黄酒特别烈,朕也和宣王一样醉了。”

    太后这时道:“既然如此,你们快扶君上回麒麟宫歇着。”

    周和熙这才走了。

    可他并没有直接回麒麟宫,而是转向直奔元凝宫。

    脚步稳重,神色如常。

    而此时此刻,元秋正依偎在周和宣的怀里:“我多希望像以前一样在你怀里,被你抱着,哄着,可是现在,什么都不属于我了。你抱着的人,是她。”

    周和宣一脸疼惜地抚摸着她的青丝:“我何尝不希望抱着的人是你。”

    元秋抬起头,脸上却已纵满了泪水:“王爷,我不想做什么元妃,我只想和你在一起。”

    周和宣正欲开口,门一下子被打开:“不好了娘娘!君上来了!”

    元秋一下子从宣王的怀里站起来:“快!你从后面走!”

    一边抹眼泪一边迎出去。

    周和熙走进元凝宫,元秋迎面走来行了礼,他亲自扶起她:“爱妃怎么了?眼眶红红的倒像是哭过了?”

    一双眼睛却暗暗地打量着一切。

    元秋摇了摇头:“谢君上关心,臣妾并没有什么事。”

    周和熙几近抵着她的额头:“告诉朕你怎么了?看着你这般模样,朕心疼得很。”

    元秋就势抱住周和熙,一心只希望周和宣走得无影无踪,嘴上轻喃:“臣妾只是觉得心里难受。”

    周和熙问:“难受什么事?告诉朕。”

    元秋吸了吸气,不肯说。

    周和熙又道:“你说出来,朕自然会给你做主。”

    元秋这才戚戚然道:“以前臣妾和青鸾一起侍奉太后娘娘,现在臣妾是元妃,青鸾是宣王侧妃,可是看样子,太后似乎并不喜欢臣妾。只要一想到以前在太和宫的情景,以及太后现在对臣妾的态度,臣妾心里就难受的很。”

章节目录

免费都市小说推荐: 匆匆那年2 东京太太:睁眼撞上丰满太太 高武:武考史上最强新生 不怕女星搞暧昧,就怕影后大十岁 你好,我是暴怒代言人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刚修成紫霄神雷,就遇到百鬼夜行 江湖枭雄 学渣进名校,浑身绝活秀翻全场 重生1985,开局荒地六十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