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【零一小说wWw.db229.Com】,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
    大商平安三年,三月,延边邑。
    胥余最近一直和鲁启混在一起,他们在弄一个新玩意儿,大炮!
    如何更高效的使用炸药?那自然是制造枪炮了。
    其实从最初搞出火药的时候,就已经可以制造枪炮了。
    但胥余只是搞了一截巨木,挖空了塞上火药,做了一个所谓的“木霹雳”,然后用简易的投石车发射出去。
    究其原因,一个是当时时间紧迫,来不及制造大炮。再一个就是枪炮的制造太过复杂,以当时的水平就算想造也造不出来。
    等到后来造出了炸药,两次使用都是埋在山崖上搞偷袭。但敌人也不是傻子,一次两次能成功,那是出其不意。现在西周已经知道这玩意儿了,再想偷袭,可能性就太小了。
    手榴弹虽然不错,但靠手投掷,终究局限性太大。
    现在,经过一年多的潜心研究,鲁启的钢铁铸造水平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。数月之前开启“灌钢法”,胥余也只是给出了理论指导,实际动手全都是由鲁启带着弟子摸索出来的。
    现在灌钢技术已经成功启用,钢铁产量成倍提升,铸造的刀剑更加坚韧锋利。
    由于产量增加,现在延边已经不再局限于打造兵器。
    镰刀、斧头、锯子、犁头,铁耙这些农具都开始批量生产。
    菜刀、剪刀、炒勺、铁锅、针这些家用工具也提上了日程。
    鉴于此,胥余决定点亮火炮科技。
    在缺乏各种工具的前提下,想要从头开始铸造一门火炮,是十分困难的事。
    胥余思虑再三,决定使用“失蜡法”来铸造。
    所谓“失蜡法”,是华夏先民发明的一种青铜器的铸造方法。
    具体做法是先造蜡样,蜡样外再反复浇淋细泥以成范,经加热,溶化的蜡水从范下预留的小孔中流走,形成空范,然后再浇铸铜汁铸器,这样可造出结构非常复杂的铸件。
    胥余前世曾在湖北省博物馆见过稀世珍宝“曾侯乙编钟”,当时曾带给他强烈的震撼。
    来到这个时代,用“失蜡法”铸造青铜器已经是十分成熟的工艺,鲁启本人就是此道的行家。
    胥余的设想是先用石蜡把整个模型弄好,膛线、底座都一次性搞定,然后灌入铜汁,一体成型。
    这完全是个技术活,胥余根本插不上手,他画好图纸之后,就让鲁启自己发挥了。鲁启带着弟子认认真真搞了一个多月,才把模型搞出来。
    等到浇灌铜汁,冷却之后,世界上第一门大炮,就诞生了。
    胥余望着金黄锃亮的炮管,一股激动之情油然而生。
    由于这门大炮一出生就拥有膛线,所以它使用的炮弹并非后世青铜炮常用的铁球炮弹。而是一种锥头圆柱形炮弹,这使得它的射程比传统的青铜炮要远得多。
    而使用的火药也并非黑火药,而是一次到位,采用炸药。
    由于硝化甘油极不稳定,两次使用都有阿狸全程护法。如果离开阿狸的话,稍不留神就是还没炸到敌人,先把自己人炸死。
    胥余便在硝化甘油中加入了硅藻土,硅藻土是一种生物成因的硅质沉积岩,它主要由古代硅藻的遗骸所组成。
    在硝化甘油中添加硅藻土是化学大神诺贝尔的发明,两者混合之后形成的固体炸药变得十分的稳定,不会再轻易爆炸。
    弱点是威力小了不少,但用在这个时代,也无异于神器了。
    不得不说,胥余当初跑路来到此地,真是个无比正确的决定。因为硅藻土这种矿物,后世中国最大的产区就在吉林。这让胥余根本无需担心原材料的问题。
    一切准备就绪之后,激动人心的试射就开始了。
    胥余带着大炮,找了一片平地,加上炮管之后,把仰角调到最大,事先经过训练的士兵按照程序放入炮弹,点燃引线,然后……捂上耳朵。
    尽管捂上了耳朵,他们还是听见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,火炮震动了一下,紧接着,极远处的草地上,响起了一声爆炸,泥土飞溅得老高。
    士兵们全都震惊地张大了嘴巴。
    躲在掩体里的胥余等到尘埃落定了,才对鲁启说道:“走,过去看看。”
    几个人骑着马,跑到炮弹落点处看了一眼,只见炮弹的爆炸掀起了一个直径数米的大坑。
    胥余让跟在身边的景田测算了一下射程,得到的答案是五点六公里。
    这让胥余很是满意,他策马回到掩体,命令将炮管角度调平,继续试射。
    每射一炮,射程就缩短一公里,射到第五炮的时候,只听轰隆一声,一阵剧烈的爆炸原地响起。
    炮架被掀翻在地,试射的士兵猝不及防,被爆炸的冲击波掀得飞了出去。
    胥余吓了一大跳,连忙过去救人,走近一看,原来发生了炸膛。
    炮弹根本没有射出去,原地爆炸,炮管都被炸裂了。
    处理好伤员后,胥余和鲁启坐在原地发呆。
    看来,想用“失蜡法”取巧,完全是异想天开。如果这个办法真的可行,后世也不可能弃而不用。
    究其原因,可能是这样直接浇灌的铜汁强度不够,需要增加厚度才行。
    另外,石蜡毕竟是柔软之物,雕一个小物件还好,雕这么大一根炮管,肯定会发生变形。这种变形肉眼是很难看出来的。但是用这等变形之物铸造的炮管,自然也是变形的炮管,这样也就增加了炸膛的风险。
    最终,胥余还是决定老老实实,改成传统的铸造法,先用非常干的楠木制成炮模,然后用铜汁浇筑成型,再用钢铁做成旋刀鋐膛。为了防止再发生炸膛事故,这次的炮管制作得特别厚。
    又忙了二十来天,新的大炮总算制好了。第二次试射,连发了几十炮,炮管完好无损,总算是成功了。
    但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,这炮太特么重了。为了造这门炮,鲁启使用了三吨青铜,虽然制造过程中有耗损,但成品重量还是超过两吨。
    这样的重炮,想要野战使用根本不可能,守城倒是凑合。胥余决定,将这门大炮运回平安邑去,安装在新建的城墙上。
    最终,青铜大炮也就铸造了这一门,胥余决定不再继续,转而研发锻造的法子。

章节目录

免费军事小说推荐: 忍界:我宇智波南打爆一切不服 乱世:多子多福,开局收留姐妹花 火影:我宇智波,悟性逆天 穿到汉末紧抱刘备大腿 多子多福,大明最强太子! 大明元辅 一人开局:我获得了定海棒法 穿越之后,我和纲手好上了 霍格沃茨与非典型巫师 诸位艰难求生我躺着狂暴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