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【零一小说wWw.db229.Com】,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
    郑和带回来的那些种子,杨轩留下了一点种在了自家院子中。
    剩下的则是在城外的庄子中开辟了一块试验田,又调了一些研究粮种的研究人员。
    如此,架子便搭起来了。
    将事情交代下去之后,杨轩基本上就放手了,他只管大方向。
    毕竟,种子种下去之后,生长也是需要时间的。
    十数日后,礼部请示朱棣何时召见各国使臣。
    朱棣下旨下月初接见,活动交由礼部主办。
    要求要彰显天朝上国的大气与威严。
    礼部尚书领命。
    之后,户部尚书夏原吉上奏,郑和从海外带回来的金银等物已经运抵京城,但香料,玉石等物还在出售中。
    朱棣觉得半个月都过去了,还没有完事儿,效率太低了。
    于是催促夏原吉加快速度。
    毕竟关于这些银子的去处,他都已经打算好了,现在就等银子到账。
    至于已经运回来的金银,朱棣只给户部留下了点零头,剩下了全部充入内帑。
    这下可惹了众怒。
    毕竟,各部门也在盯着这笔钱。
    要知道,郑和出海的钱可是国库出的。
    现在好不容易看到回头钱了,结果没他们什么事儿了。
    这谁能忍?
    朱棣的性格很像老朱,在他看来,不管是国库,还是内帑的钱,那都是自己的钱。
    不过国库的钱自己想要支配,就得跟文官扯皮。
    相比于此,内帑的钱,自己想要用,就没那么多烦心事儿。
    对于朝臣们反对的谏言,朱棣根本就不听。
    强硬的将钱收归内帑之后,直接退朝。
    这种近乎无赖的做法,引起的后果就是官员们的请辞。
    好在太子朱高炽及时安抚住了百官,才没有影响到朝政。
    但,百官对于朱棣的意见却没有减少,现在只是藏在心里罢了。
    朱棣也察觉到了这一情况,他将杨轩召进宫商议对策。
    “这些个狗东西,一天天就知道盯着朕的钱。”
    “不算是国库还是内帑,有什么区别吗?”
    “还用请辞来威胁朕?”
    “谁给他们的胆子?”
    “朕看,就是太子对这些个文官太好了。”
    “朕这两年对他们也太好了。”
    御书房中,朱棣叉着腰,原地踱步,骂骂咧咧。
    杨轩也不说什么,等到朱棣发泄的差不多了,他才开口。
    “这事儿,主要责任还是在你。”
    “什么?”
    “责任在我?”
    “我有什么责任?”
    “我的责任就是对文官太过放纵。”
    朱棣的态度很坚决,脸色也不好看。
    “你把国库当做私人的,就是错。”
    “国库的钱,是国家的。”
    “内帑的钱,才是你的。”
    “二者不可混为一谈。”
    杨轩纠正道。
    “你也觉得我错了?”朱棣看着杨轩。
    “出海的花费是从国库出的钱,现在看到回头钱了,你想全部划入内帑,百官岂能答应。”
    杨轩道。
    “这又不是他们的钱,我为什么要经过他们的同意。”
    朱棣不服。
    “这是国家的钱,不是谁的钱。”
    杨轩轻轻摇头,再次纠正。
    “你如果一直这么干,只会君臣离心离德。”
    朱棣沉默。
    其实他心里什么都清楚,只是性格如此。
    他不喜欢文官,对文官也不怎么信任。
    如果财政大权落入文官手中,这对他来说是极大的掣肘。
    “那你说怎么办?”
    “但我得提前告诉你,出海赚的钱,我是不可能转交国库的。”
    朱棣说道。
    “先把出海花费的一百多万两转交给国库,这应该没问题吧!”
    “这倒是可以考虑。”朱棣点头。
    不能和文官闹得太僵,这一点他还是知道的。
    “另外,下西洋这么赚钱,也不能让国库一点收入都没。”
    “而且郑和所率领的船队虽然庞大,但终归无法满足海外的需求。”
    “我们可以放开限制,重开市舶司,让民间海商也可以出海贸易。”
    “如此,便可收取关税,充实国库。”
    “相信大多数官员不会反对。”
    “若依旧反对,很可能跟走私的海商有勾结。”
    杨轩缓缓说道。
    “这样,会不会影响到船队的收入?”朱棣问道。
    这个问题他是比较关心的。
    他觉得,还是垄断生意比较好做。
    “一开始是不会的。”
    “海外市场庞大,短时间是无法满足的。”
    “就算有影响,恐怕也是十几年,甚至几十年之后了。”
    杨轩解释道。
    “这就好。”朱棣微微颔首。
    但随之而来又有一个问题。
    那就是洪武朝的时候老朱施行的海禁政策。
    朱棣登基之后,废除了建文朝的政策,恢复了洪武朝的政策。
    若是重开市舶司,那就是违背了老朱定下的海禁政策。
    有违祖制!
    同样,百官也会用其他理由来反对。
    毕竟,不少人利用走私收受贿赂,市舶司一重开,他们的收入会锐减。
    朱棣说出了他的顾虑。
    对此,杨轩只是冷笑一声。
    “祖制?”
    “太祖定下规矩,贪污六十两者剥皮萱草。”
    “这满朝文武,又有几人清清白白?”
    “谁谈祖制,那就查他。”
    “祖制又不是只对皇帝管用。”
    这个世界并非只有黑白两种颜色,还有第三种颜色,灰色。
    这个所有人都知道,朱棣也清楚。
    只要不过分,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    毕竟,他们老朱家给的俸禄确实不高。
    虽然洪武朝经过了几次俸禄调整,但对底层官员来说,也就勉强够使。
    想要吃好喝好,顿顿有肉,那是不可能的。
    “你说的不错,谁谈祖制,就搞谁。”
    朱棣笑道。
    “不过话又说回来,市舶司要开几处,开在哪里?”
    “关税又收多少呢?”朱棣问出了几个关键问题。
    “嗯…福.建可以开一处,江浙之地也可以开一处。”
    “暂时两处就够了。”
    “毕竟,洪武朝后期裁撤市舶司后,很多官员要么被太祖砍了,要么调往他处。”
    “人手一时间也没有那么多。”
    “需要慢慢发展。”
    杨轩想了想,道。
    “至于关税,一开始可以定的高一些。”
    “如今大明的货物在海外深受欢迎,一两银子的东西在海外能卖到十两银子以上,若按照商税的三十税一,能有多少?”
    杨轩又道。
    “你想定多少?”
    ……

章节目录

免费军事小说推荐: 魔君的追命娘子 隆庆中兴 水浒:开局成为店小二 大明:寒门辅臣 大秦:魂穿胡亥,被始皇偷听心声 抗战:川军入晋,开启大将之路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诸位艰难求生我躺着狂暴刷 三国:我,神谋鬼算李伯川 千羽谱:夜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