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【零一小说wWw.db229.Com】,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
    今天先看着,因为是磨出来的,结尾有些乱,明天再改。

    年轻道士搬来一张茶几,邀请破戒坐下,破戒谢过后便盘腿坐了下来,年轻道士也随之相对而坐。

    年轻道士平静的看着破戒,破戒淡然的看着年轻道士,虽没有只言片语,但双方却能感觉得到,他们是相似的人,或者可以称为同类。

    这里的同类并非物种,也并非信奉,只说单纯的性格。

    道士修得是自然,和尚求得是随缘,虽然信奉的对象也不一样,康庄大道也不同,但他们两个人有一点却不经相同,那就是性,什么性?天性。

    若要用一种花来形容他们,可以是莲花。

    为何是莲花?正所谓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,虽身在红尘,却超凡脱俗,不以物喜不以己悲。

    所以当他们两个人互相见到的第一眼,不用太多话语,便已知晓对方是什么样的一个人。

    也许这便是所谓的惺惺相惜吧。

    年轻道士五官俊美,身着雪白道袍,以一根乌木簪将长发盘起,如同画中人,令五美不得不多看了几眼。

    而在破戒看来,这位年轻道士周身有一种‘气’,那是道家所谓的乾坤清气。

    可以理解为天地正气,此为道家术语,轻清者上浮而为天,即乾,重浊者下凝而为地,即坤。乾坤清气即为“天地间的本源气”,常说的日月精华等也属于这个范畴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这个年轻道士集天地之正气于一身,行走间,周身清气飘荡,聚而不散,使得靠近他的人都会感觉浑身舒畅,不自觉的会靠近他,可以比喻成罂粟,会有上瘾的效果。

    当然,这些用眼睛是看不到的,只有用心去感觉,才能明白。

    “超凡脱俗。”这是破戒给出的评价,可见这位年轻道士的不凡。

    而在年轻道士看来,这个年轻和尚双眼闭合,不紧不慢,由内而外的散发着一种平静,没有几十年修行是很难拥有这种平静的,所以他觉得这个年轻和尚来历不凡,由此,他给出的评价是——少年老成。

    破戒笑而不语,等着对方先开口。

    年轻道士见对方没有说话,便自然的开了口,声音清脆,说道:“贫道张如尘。”

    破戒说:“贫僧法号破戒。”

    年轻道士微微点头,不得不说,两人的名字也是非常相像。这里指的相像不是字意解析,而是取名者的用意。

    出家人谨守戒律,却为他取名破戒,而道家修道,却取名如尘,皆是反义。

    两人说话的频率并不快,却井然有序,一问一答,如有默契。

    年轻道士张如尘问道:“道友从何而来?”

    破戒答道:“喜马拉雅山大乘佛寺。”

    年轻道士没有任何讶异,似乎知晓这个地方,其实不然,他并未听过这个地方,但他却知晓大乘这两个字代表着什么。

    佛法分小乘、大乘。小乘佛法只渡自己,不管他人,一个是他没有足够的智慧去救度他人,一个是他本人也不想救度他人。这是大部分出家人所修行的道,简单的说就是自我修行,忘空一切。

    而大乘佛法是自渡和渡他。其中典型的佛家代表就是地藏王菩萨,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,而更贴切的就是佛祖释迦牟尼,以割肉喂鹰之事阐述——舍己为人,无怨无悔。总结便是:渡人便是渡己,舍己便是成仁。

    虽只一字之差,却是天壤之别。

    至于这大乘佛寺是否真的在那喜马拉雅山,张如尘并不怀疑真假,只要眼前这个和尚是真的,那便够了。

    一来一回,接下来便是破戒开始问,“佛友何人?”

    道士张如尘微微一笑,道:“贫道武当山一介闲人。”

    破戒笑问:“当真?”

    张如尘道:“不假。”

    那么破戒就不问了。

    这便算是认识了。

    接下来,两人便开始了论道,修行之道和修身之道。

    武当山信奉的是真武大帝,即是道教北极四圣之一,为民间所熟知的别民是荡魔天尊,又号中终劫济苦天尊,在五劫中的终劫救度众生,破诸魔法邪宗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这真武大帝和佛陀其实所想不经相同,皆是救苦救难,慈悲为怀。

    当然,这是信奉的神,并非武当派存在的宗旨。

    武当派的开山祖师是张三丰,传说这张三丰前半生经历坎坷,曾入朝为官,欲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,但天不如人愿,他终究只有一力,无法改变大势,自明悟以后,他便游历天下,学百家之所长集于一身,开创太极一道,以修身养性、谨守自身为主。

    那么在这么多年的传承下来,武当派注重的是自我修行,讲的是天地人三才,以自我为中心,修其身,养其性,不以物喜不以己悲,纵然天崩地裂,我自独善其身。

    这也是大部分的修道之人的中心思想,这也就是为什么无论哪个年代,世间都不见道士下山救苦救难,因为他们不愿沾惹凡俗烟火。

    那么自然,张如尘从小生活在武当山,接受的便是这种思想,在他想来,修行不应有旁骛,应以自身为主,日夜刻苦修行,养身养神,终有得道之日。

    对此,破戒表示反对,所谓修行,便是边修边行,唯有经历磨难,方能明悟,更近大道。

    就此,两人开始了辩论。

    道士张如尘问道:“修佛为何?”

    破戒答:“为成佛。”

    道士张如尘问:“那自我修行成佛和经历苦难成佛,为何选择后者?”

    破戒答:“小道和大道,小乘和大乘,自我和他人,己身和众生。”

    道士张如尘继续问:“自身尚难保,为何照他人?”

    破戒答:“渡人便是渡己,一切皆是修行。”

    道士张如尘盯着破戒,问道:“明知山有虎,还要偏向虎山行?”

    破戒答:“我不入地狱,谁入地狱。”

    道士张如尘最后问道:“为何坚持?”

    破戒答:“问心无愧。”

    张如尘浑身一震,好一个问心无愧。

章节目录

免费都市小说推荐: 御兽:我让地球神兽重现异界 神秘方舟 都市医仙转世 重生返回青春校园 娱乐:混在娱乐圈边缘的日常 沧海正道 冥王崽崽三岁半 潜龙出狱 我和我的合租女室友们 重启金融巨擘之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