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【零一小说wWw.db229.Com】,热门网络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
    我发现我越来越喜欢自我矛盾的写法,希望你们能看懂,看不懂就多看几遍

    听着老僧和老道为清玉和清颜自报名号,破戒和张如尘一愣。

    为何那么多经书中记载的人会出现在这里?

    破戒和张如尘震惊,尤其是后者,第一次以为是自己眼花了,这些人和画像上的几乎一模一样。

    当然,这里所指的书中记载人并非是众佛,也非群仙,而是在那历史长河中耀眼的佛、道大家。

    比如这十位老僧分别是:竺法兰(公元67年-不知)、佛图澄(232-348)、释道安(318-385)、慧远(334-416)、法显(337-422)、道生(东晋时期)、菩提达摩(不知-528)、、玄奘(600-664)、鉴真(688-763)、道济(1148-1209)。

    而那十位老道则分别为:范蠡(公元前536-公元前448)、鬼谷子(战国)、张良(公元前250-公元前186)、华佗(145-208)、诸葛亮(197-207)、王羲之(303-361)、陶弘景(456-536)、李淳风(602-670)、吴道子(680-759)、李白(701-762)。

    这里可能有人要问,十位老僧还说得过去,但这十位老道似乎并不是道人啊,他们有的是大夫、诗人、画家、政治家、商家、天文学家,不是道士啊?那么这就是你们的孤陋寡闻了,或者说,只知道他们的表面身份,却不知晓他们的底细,其实他们皆是道家一派,只是走的道不同,有人以医入道,有人以诗入道,有人以画入道,有人以商入道,正所谓大道万千,姹紫嫣红,虽道不同,但却同为道家之人。(这一点,百度可以回答你们,那么为什么偏偏是这十人?因为其中自有用意)

    当这些人站在一起时,平平常常,破戒和张如尘还不觉得有什么异样,但当这二十个人分开时,各自身上散发的那种独特气息却是如同群星璀璨,耀眼至极,不用多说,他们皆是一代高人,冠绝一世。

    那么又有人可能会疑惑,破戒所在的喜马拉雅山大乘佛寺常年封闭,如何得知这些个名僧?要知道,这十位名僧乃是不同朝代,为何破戒会知晓?原因很简单,因为他入世之后看过了很多书,其中自然有佛家名僧典籍,其中唯独这十人,令他记忆深刻,那么为何是这十人?因为这十人虽同为僧佛,但所走的路不同,所讲的经不同,收获的自然也不同,但有一点却是一致,那就是他们皆以普度众生为己任。

    那么还有一个问题,张如尘常年不下山,是如何得知这些个历史长河中的名人?或者说道人。

    对此,张如尘给出的解释是:这十人皆登过武当山,被山上人所记载,并留下一幅画像,流传至今,但那十张画像是被封存起来,张如尘有幸见过,记忆斐然,并百思不得其解。

    明明不像道士,为何自称道士?

    那么最后要说两人此时共同的疑惑,为何这些明明已经消失的人为何会出现在这里?老农夫没有给出他们想要的答案,他只撂下一句话:“想知道?自己去问。”说完便带着清玉和清颜去他家做客,他的家是一座草房,很简陋,但却是在中间小路上,显示着他的地位不凡,或者说作用不凡。

    当老农夫带着清玉和清颜去往自己的住处时,十位老僧和十位老道便相继离去,返回各自的寺庙和道观中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此处总共有十座道观和十座寺庙。

    此间只剩下破戒和张如尘。

    破戒微笑道:“张道友此时有何感想?”

    张如尘一脸感慨,自从下山之后,他一而再,再而三的心惊,这是他前所未有的经历,尤其是现在,他见到了那么多传闻中的人,岂能淡定?于是他便说道:“小道想去找他们,论道。”

    破戒点头,道:“贫僧正有此意。”

    张如尘神色坚定,伸出左手,做出请的动作,笑道:“道友,请。”

    破戒同样施礼,微笑道:“佛友,请。”

    两人相视一笑,各自转身,走向两边,去寻找未知的答案。

    直到这一刻,他们还未曾意识到一个最基本,也是最简单的问题:所见的这些人是真是假,或者说,所见的那个老农夫,究竟是什么。

    破戒按照顺序,走到第一间寺庙门口,止步于前。因为他双目失明,所以无法看见门上的匾额,这一点,令他有些遗憾。

    那么作者君便在这里替破戒大师告诉大家这个匾额上所写的四个字——佛本生经。

    尽管寺庙大门敞开,但破戒止步于前,而不推门而入,不止是礼貌,也是尊敬。

    似乎是知晓外面有人来了,门内传出老僧的声音,“来者是客,既然已至,何妨一见。”

    破戒掸了掸身上的灰尘,理了理衣服上的褶皱,而后双手合十,迈开步伐,跨国门槛,进入这间寺庙。

    寺庙内除了正中一个佛祖像外,就只有一个老僧和一个蒲团。

    见到破戒进来,老僧从蒲团上站起身来,双手合十,道:“阿弥陀佛,贫僧竺法兰,欢迎佛友的到来。”

    破戒连忙恭敬道:“贫僧破戒,见过竺法兰佛友。”

    老僧竺法兰见破戒闭着双眼,便问道:“为何有眼不睁?”

    破戒微笑,“视而不见,何必睁眼。”

    老僧竺法兰又道:“能见要睁,不见应睁,既然有眼,何妨一睁。”

    破戒没有立即回答,他在思索,咀嚼这句话,自他双目失明起,他眼前一片黑暗,他觉得睁眼即是黑暗,不睁眼同样暗黑,那既然视而不见,不睁也罢,免得他人以为他能看到,产生误会,也就是说,他觉得别人应该知道他的眼睛看不到,知道他是个瞎子。

    此时听着老僧简单的一句话,他却发现自己找不到能反驳的话,既然有眼,何妨一睁?既然能睁,眼前虽然黑暗,但心中光明,那便等同不瞎,那为何不睁?

    简单的几个字,却是他一直未曾领悟,非是他之前的认知错误,而是他自己觉得。

    于是乎,破戒恭敬行礼,道:“多谢佛友。”说话的同时,他睁开双眼,虽是双目失明,却眼睛却显得分外清澈。

章节目录

免费都市小说推荐: 金瞳神鉴 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才不要修罗场 重生平行世界,我是全球第一神豪 传奇人生!重返都市! 我有一双超级透视眼 辞职创业,利用黑科技改变全世界 你眼睛能透视,别乱看啊 1960:开局签到悟性逆天 我一个导演,写歌赚钱很合理吧? 开局契约嫁衣新娘